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強調要對殘疾人群體格外關心、關注。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是西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群眾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這既是堅持人民至上的生動體現,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掌握的立場觀點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大先生”是“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是“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要“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成為世人效法的榜樣”。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1994年7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作出“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重要戰略決策。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統領,進一步提升對口援藏綜合效益。全面推進對口援藏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
青藏高原是中華民族的戰略縱深,對口援藏是中央治藏方略的輝煌實踐。
對口支援西藏30年來,已有10批、近1.2萬名干部人才進藏工作,援藏省市累計投入642.88億元,實施項目8204個。
總而言之,藏文典籍作為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文化滋養,其中凝聚著國家認同、民族團結的力量,傳承著千年文化,激發著現代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還有就業、分配、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問題,哪一項解決起來都不容易,哪一項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數字。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實踐意義和時代意義。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上海張江這座昔日“醬菜小鎮”變身“科創策源地”。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切實提高遺產保護能力和水平,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